以匠心筑橋·以共研致遠——雙流區(qū)何鐵名師工作室第六次研修活動

[日期:2025-03-03] 作者:教科室 185 次瀏覽 [字體: ]

一、破冰暖場:分享交流促熟絡

      2025年2月25日下午,雙流區(qū)何鐵名師工作室第六次研修活動在雙流立格實驗學校三會議室舉行。會議伊始,何鐵老師便邀請各位學員分享近期工作與生活中的點滴感悟。 這一輕松的環(huán)節(jié)如同破冰游戲,迅速拉近了久未謀面學員們之間的距離,有效增強了工作室團隊的凝聚力,并營造了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


      

二、搭橋梁巧思: 跨學科設計中的物理之光

      在本次研修活動中,詹先斌、劉攀、廖盈、易顯杰四位教師以“橋”為主題,巧妙地將物理學科融入跨學科教學設計之中,呈現了他們設計精巧、各有特色的實踐教學方案,充分展現了物理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方面的獨特價值。

      詹老師的教學設計 緊扣物理實驗, 注重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強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驗探究,理解橋梁的力學原理;劉老師的設計則突出學生中心,力求理念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他的設計引導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觀察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廖老師聚焦物理教材實驗,深入挖掘實驗教學在物理概念建構中的價值;易老師則巧妙融入愛國主義情懷,以中國橋梁的輝煌成就為載體,提升了物理教學的育人高度。

      從運用力學原理解讀趙州橋的結構奧秘和受力特點,從動手搭建橋梁模型的工程實踐,體驗橋梁設計的力學考量,到拓展視野理解“一帶一路”的文化交流,思考科技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物理基礎……短短15分鐘的教學展示,內容如同璀璨星河,以物理學科為主線,充分展現了科學的嚴謹性、人文的浪漫性以及技術的精妙性,彰顯了物理學科獨特的魅力。 何鐵導師對四位老師的精彩展示給予高度評價,并強調:“此橋非木石具體的橋梁,而是連接思維、啟迪智慧的教育之橋!更是通往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橋梁!”

      

      

三、群策群力集智: 研討聚焦物理教學

      精彩的說課展示之后,研修活動立刻進入了研討環(huán)節(jié),研討的主題也聚焦于物理學科的教學。 學員們積極參與,圍繞教學設計踴躍發(fā)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大家時而針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融合的邊界何在”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思考如何在跨學科教學中保持物理學科的學科特色和深度;時而為“項目式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路徑”積極建言獻策, 探索如何通過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互相交流想法,分享各自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困惑。  思維的火花在提問和回答間不斷迸發(fā),關于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的共識在交流碰撞中逐漸凝聚。 此次研討活動,不僅充分展現了教育工作者對物理教學的專業(yè)熱忱,更彰顯了何鐵名師工作室“和而不同,研以致用”的深厚底蘊,在物理學科教研方面也邁向了新的臺階。  學員們也在深入研討中,對跨學科實踐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四、專家指點迷津: 務實建議助力物理教學提升

      雙流區(qū)物理教研員韓軍老師蒞臨研修活動現場,給予物理學科教學指導和寶貴支持。 韓老師以“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一生動形象的比喻,強調物理課程創(chuàng)新必須基于教學實際,確保每位教師都能“踮踮腳夠得著,伸伸手能推廣”。 針對本次“橋”主題跨學科實踐教學設計,韓老師從物理教學的視角提出了三點非常有益的指導性建議:

      1. 簡化教學設計,聚焦物理核心。提煉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回歸物理學科本質,以力學原理分析為核心,重點講解梁橋和拱橋這兩種基本橋梁類型,開發(fā)形成簡潔實用的“一課一策”物理教學模板,方便教師快速學習掌握,尤其有利于提升鄉(xiāng)村薄弱學校教師的物理教學實踐能力。

      2. 資源包支持,強化物理實驗。有效整合跨學科教學資源,開發(fā)配套“物理教學實驗工具箱”,工具箱內可包含物理實驗微課視頻、物理實驗教學設計方案、課堂學生物理實驗學習單、物理實驗評價量表等實用教學資源,切實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充分發(fā)揮名師工作室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3. 分層進階式推進,兼顧物理教學普及與深化。構建“基礎版”和“拓展版”分層教學課程體系,既滿足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習需求,又兼顧物理教學的普及與深化,幫助教師更輕松理解和掌握跨學科實踐教學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韓軍老師幽默地說道:“教育不是構建 ‘空中樓閣’,而是修筑 ‘尋常百姓走的橋’。對于物理教學而言,橋梁就是學生通往科學殿堂的階梯?!?nbsp; 韓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充滿智慧的話語,令在場學員深受啟發(fā),對物理教育教學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明晰目標任務: 攜手同心深耕物理教研

      研修活動的最后,何鐵導師以“精耕一畝三分地,敢為天下先”作為座右銘激勵學員,并為了落實韓軍老師的物理教學指導意見,對本學期工作室的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明確和詳細的計劃,所有任務都緊緊圍繞物理學科教研展開:

      1. 在3月底前,工作室全體成員務必合作完成首輪 “橋梁主題”物理學科實踐教學公開課的教學展示活動,打造物理學科特色示范課例。

      2. 工作室每位參與者都務必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本校積極推廣和實踐跨學科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升本校物理教學水平。

      3. 建立工作室“問題收集臺賬”制度,每月定期收集工作室成員在物理學科跨學科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 聯合教研員開展針對性物理教學專題培訓,及時提供解決方案和幫助,解決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4. 深入落實“送教下鄉(xiāng)”行動計劃,確定本學期四次“送教下鄉(xiāng)”具體時間和參與者, 建立常態(tài)化、長效性的物理教育幫扶機制,  助力鄉(xiāng)村物理教育發(fā)展,促進城鄉(xiāng)物理教育均衡。

在學員們的分組研討環(huán)節(jié),資深學員充分發(fā)揮經驗優(yōu)勢,如同 “庖丁解?!币话闵钊肫饰龈黜椚蝿?,從物理學科教研角度提供建設性的建議;青年教師則充分展現創(chuàng)新活力,如同 “初生牛犢”一般為工作室物理學科教研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  最終,工作室全體成員集思廣益,制定了目標清晰、路徑可行的詳細行動計劃,所有計劃都指向深入開展物理學科教研,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六、凝心聚力,研以致遠: 打造卓越物理教研團隊

      活動在溫馨的合影中落下帷幕。何鐵導師再次強調物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和教研的重要性,并寄語學員們,以橋梁精神,承載物理育人使命,在未來的物理教研之路上,同心同德,研以致遠,共同打造卓越的物理教研團隊,共繪物理教育新篇章!

圖片9.png


    撰稿人:詹先斌     審核人:何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