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初中以上女生家長的一封信
[日期:2021-06-17] | 作者:安全處 1932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致全市初中以上女生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們好!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女兒是您捧在手里精心呵護長大、盛開的花。可是,當近期電視、報紙、網(wǎng)絡上不斷報道女孩子被拐騙、被猥褻、被性侵犯等傷害事件,大家在驚嘆“這個世界怎么了”“為什么壞人這么多”的時候,作為未成年女兒的守護者,家長是不是還應該做得更多,還可以做得更好?中國古人言:“傳家二字耕與讀,防家二字盜與奸,傾家二字淫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苯逃缓?,就會防家不足,傾家有余。古人還重視家庭內(nèi)對孩子的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作為當代的家長,您更應該在女兒成長的不同年齡段,不同重要時期,比如乳房發(fā)育、月經(jīng)初潮、中學離家住校、剛?cè)氪髮W等不同時期,適時對孩子進行青春期生理衛(wèi)生、心理和性健康教育,保障女孩幼小的身心免受傷害,為美麗青春保駕護航。
一、成長的痛與快樂。當女兒胸部長出“花苞”,幫助女兒認識自己身體的變化,接納自己的女性性別,穩(wěn)固性別角色的形成。學會保護身體的隱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性侵害。讓她無論在學校學習,在娛樂場所活動,以及日常交往中,應該具有戒備心理。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不容別人侵犯,不管侵犯自己的是誰,即使是自己最親近的或最敬仰的人也不行。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識破各種各樣的假象,不致上當受騙受欺侮。
二、安全套比玫瑰更重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性意識的覺醒和情感的萌動是誰也擋不住的。愛情與性的混亂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給青春期孩子帶來巨大的迷茫與困惑。她們對性沖動的控制能力還沒有建構(gòu)完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情感與性沖動之間的關(guān)系,很多孩子會認為只有有了性,才會有愛情的保障,面對自己所喜歡的異性提出的性要求,她們不知道拒絕,用性來維護兩人之間的情感,這是導致青春期早期性行為的重要原因。所以父母要及時地給孩子科學的指導,不但要教孩子一些生理和心理知識,更要明確地告知孩子不可以發(fā)生性行為,讓孩子懂得性行為的后果:懷孕、墮胎、染上性病和艾滋病。艾滋病是很可怕的,感染上可能會帶給她一生的陰影和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如果沒有克制住,在發(fā)生性行為時一定采取安全措施,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它不但可以防止懷孕,更重要的是可以預防性病、艾滋病。讓孩子對性行為的后果有提前認知,她們才會更理智地對待性問題,才會在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保護自己。即使女兒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遇上的是愛情,在擁抱玫瑰的同時,也要提醒她別忘了使用安全套,千萬不要為了別人讓自己的花期接受不必要的摧殘。
三、朋友即未來。子曰:“無友不如己者?!碧嵝雅畠航Y(jié)交朋友一定要結(jié)交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哪怕某一方面的優(yōu)秀。引導孩子結(jié)交思想健康、品行端正的朋友,慎重對待網(wǎng)絡朋友,不要和社會背景不明的社會人員來往。不要進入游戲廳、網(wǎng)吧、歌舞廳等不適宜的場所,不吸煙、不喝酒、不吸食毒品。當前有一些色彩鮮艷、被孩子們認為是“娛樂消遣品”的新型毒品,常見于歌舞廳、迪吧等青少年樂于消費的娛樂場所。許多孩子因為處于好奇或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開始接觸這些毒品,毒販、毒友也常采用各種招數(shù)誘惑孩子們吸毒。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們積極健康的生活、娛樂習慣,讓她們遠離毒品,健康生活。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孩子們快樂的青春,給她們創(chuàng)建一個健康安全的未來!
成都市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
成都市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成都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