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冬邂逅春天——楊雪梅名師工作室簡訊
[日期:2019-12-10] | 作者:教務處 191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19年12月9日,寒風蕭瑟,但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學術廳卻一片春意盎然。
楊雪梅名師工作室的楊菲老師,在我校學術廳展示了一堂群詩閱讀公開課——《春草所至,一往情深》。這堂課如一陣溫暖的春風,溫暖了在場師生的心,作為2019年全國智慧教育發(fā)展論壇暨全國中小學信息化課堂教學成果展示會的語文示范課,獲得了在場專家及老師的一致好評。
近來年,群文閱讀在全國語文屆占據(jù)了重要地位,而我校楊雪梅名師工作室承擔的“利用古典詩歌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實踐研究”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基于大規(guī)模推廣的群文閱讀理論與實踐深化研究”的二級子課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楊雪梅導師深入指導工作室老師們認真研究落實文件思想,積極打磨群詩閱讀課,誕生了一大批優(yōu)秀課例。楊菲老師的這堂《春草所至,一往情深》,在群詩閱讀的思想指導下,充分融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靈活使用希沃系統(tǒng),使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楊菲老師先以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為例,指導學生“探尋意象,追隨春草的腳步”,去發(fā)現(xiàn)春天的特點;然后“展開想象,描繪春天的畫卷”,以此鍛煉學生的動手寫作能力;接著“聯(lián)系背景,體會春中的情感”,教會學生結合資料分析作者的情感;最后“拓展思維,尋訪春草的蹤跡”,讓學生去搜尋類似的詩歌。通過這首詩歌,楊菲老師教會學生認識到,“生命在春草中蘇醒”。在大家共同學習了《錢塘湖春行》之后,楊菲老師教會學生以同樣的方法小組自學《賦得古原草送別》和《蜀相》,經(jīng)過學生們分析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春草不僅僅是生命力的象征,它還承載了多方面意蘊,“離愁在春草中滋生”、“歷史在春草中沉淀”。
楊菲老師借助這一節(jié)課,不僅展示了群文閱讀的教學研究成果,還展示了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更利用春草這一意象去喚醒學生們心中沉睡的詩意,幫助他們?nèi)ジ形蛏钪械拿篮?。雖是寒冬季節(jié),卻讓人感受到濃濃暖意,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