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波繪畫的斷想——作為著陸地圖的繪畫藝術
[日期:2024-10-09] | 作者:藝術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鶴韻集祥 紙本水墨 138x69cm
魯曉波教授的繪畫表達了在當今西方現(xiàn)代美學和藝術詞典中幾乎消失殆盡的東西。天、云、山、森林、樹木、花朵、仙鶴等題材自不必說,它們所隱喻或象征的內(nèi)容、造型感及氛圍也無一例外。在魯曉波教授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滿了生命,充盈著高貴與祥和的氣息。如此生機勃勃,以至于即便是那些熱愛生活的人,也會感到一種陌生感。仙鶴飛翔于天際,但它的振翅是無限柔和的。這柔和的風拂滿了畫面,讓一切變得更加鮮活。草木微微搖曳,仿佛在回應風的撫摸。云朵靜靜流動,毫無憤怒之色。在這片土地上,一切都保持著自身的特質(zhì),不被強迫同質(zhì)化,而是成為彼此生命的伙伴。這正是魯曉波的“潔”,即純凈、清明與正直的美學。這種美學包容了倫理與超越,不凌駕于他者與自然之上,而是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
這種美學從何而來?它深深植根于亞洲哲學與美學的肥沃土壤。在美學中,天地、陰陽、男女、物質(zhì)與靈魂、生死并非分離,而是相互連接,和平共處。
當代西方美學,甚至是與之親近的當代藝術中,幾乎不再談論的內(nèi)容之一便是魯曉波的畫作所展現(xiàn)的那種芬芳的天空。我們不禁要思索:為何人們不再談論天空?為何仰望或描繪天空成了如此罕見的行為?
原因很多,但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我們不再思考“土地”。不再思考天空,便意味著我們無法真正思考作為地球人的本質(zhì)。
那么,不再思考土地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巴黎政治學院教授兼人類學家布魯諾·拉圖爾( Bruno Latour,1947-2022 )將這個問題重新表述為:“我們該著陸于何處?”這也是他2022年出版的著作《如何在不撞擊地球的情況下著陸》的標題。為何我們仿佛懸空而無法降落?拉圖爾教授這樣解釋道:
“要擺脫當今的恐慌狀態(tài),我們必須在某處著陸。因此,了解我們該降落何處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一張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土地的地圖。”
魯曉波教授的畫作——充滿花香、和平的大氣、壯麗的山川——提醒我們,也許我們在錯誤的地方著陸。這些畫作宛如一張我們迫切需要的地圖,引導我們正確著陸。
當下我們的生活體驗,已與高貴的品格、超越的崇高、生命的尊嚴與吉祥之氣相距甚遠。最近在首爾大學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關于MZ世代(即1990年代出生的世代)及其藝術感受力的講座。討論中提到,這一世代被稱為“后互聯(lián)網(wǎng)世代”,他們的生活體驗極大程度上依賴于互聯(lián)網(wǎng)與藍光屏幕。“N放棄世代”“勺子理論”等反映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圖像充滿了焦慮、不安與不祥的預兆。
今天,我們的天空不再被花香的微風充盈,而是被以音速劃過大氣層的導彈所覆蓋。這只是我們依然無法在這顆星球上安全著陸的一個例子。
正因如此,今天我們能夠欣賞魯曉波教授的繪畫藝術尤為珍貴。這些畫作充滿了隱喻與象征,提醒我們失去了什么,又該重新找回什么。對那些在持續(xù)失敗與隨之而來的恐慌中,依然在尋找著陸之地的人來說,魯曉波教授的作品無疑是一張必不可少的著陸圖。
因此,站在這里,能夠簡短分享魯曉波教授深邃的思想與高雅的畫風,我感到由衷的喜悅,并想借此機會表達我對他帶來這些卓越作品的深切感激之情。
(文/沈相龍,策展人,首爾大學美術館館長)
【信息來源:中國當代藝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