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毫x務教育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史前時期”教學建議(轉載于《歷史教學》)
[日期:2024-10-11] | 作者:歷史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史前時期”教材的主要變化
(一)單元主題和結構變化
新教材七年級(本文主述六三學制,下同)上冊第一單元與舊教材所述歷史階段保持一致,都為“史前時期”,時間上起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下迄約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建立。雖然所述階段相同,二者凝練的單元標題卻顯著不同。舊教材為“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新教材為“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后者顯然更加強調史前時期的社會性質和中華文明這一特定文明類型的起源。從單元內部結構看,舊教材的三課內容分別闡述了中國境內早期人類、原始農業(yè)出現(xiàn)后具有代表性的聚落生活、傳說中的早期歷史。新教材的三課則敘述了中國早期人類史、文化史、文明史的發(fā)展進程。新舊教材目錄對比新教材單元標題中的“原始社會”,旨在明確在唯物史觀五種社會形態(tài)學說下,對中國史前時期的社會性質的定義。唯物史觀有關社會形態(tài)的表達貫穿了新教材七年級上冊的單元標題及正文,明確了中國古代歷史經(jīng)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社會形態(tài)。
在單元標題及課題中強調“中華文明”,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對中華文明的系列論述。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體學習時談道:“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座談會上發(fā)表講話,重申了上述觀點后,重點論述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的“連續(xù)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與史前時期密切相關。特別是“連續(xù)性”中強調“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tài)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xiàn)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史前時期教材的重要任務,就是追溯我國人類史、文化史,特別是文明史的源頭之所在。
(二)新教材各課內容變化
新教材第1課的標題更能涵蓋課內內容,通過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我國境內重要的古人類活動遺存,濃縮展現(xiàn)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教材添加了藍田人、鄖縣人相關內容,落實課標內容的同時還關注了考古工作的新成果。第2課標題包含兩層含義。從原始農業(yè)角度觀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黍、水稻的地區(qū),也是世界上最早燒制陶器的地區(qū)。從史前社會的發(fā)展角度看,1萬年前的我國很多地區(qū),在原始農業(yè)興起的基礎上,原始社會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化。例如,舊教材中的“半坡居民的生活”一目,較多展現(xiàn)了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新教材設立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一目,將半坡遺址作為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介紹了仰韶文化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況;還通過靈寶西坡等其他仰韶文化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介紹了仰韶文化氏族社會發(fā)展狀況。結合大汶口文化墓葬的陶器和玉器隨葬品情況,整體呈現(xiàn)了黃河流域粟作農業(yè)經(jīng)濟、原始手工業(yè)、原始藝術的發(fā)展,以及氏族社會組織晚期出現(xiàn)的貧富分化狀況。新教材引入考古學文化概念,將之前相對具象的半坡居民生活景象介紹,上升為考古學對古代人類遺存的整體性認知,旨在強調我國有1萬年的文化史。這符合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和表述邏輯,也能引領師生從更宏觀的視角把握原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第3課標題聚焦中華文明的起源。新教材補充了大量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結合傳說中的早期文明歷史,共同追溯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源頭。第一目“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是對5000多年前我國原始社會發(fā)展狀況的整體描述,明確了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第二目“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集中展現(xiàn)了兩個遺址的基本信息、代表性考古成果和社會發(fā)展程度,并從考古學的視角論述了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fā)展多元一體的特征。
(三)教學資源和欄目變化
除了教學內容的變化,新教材還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欄目。單元扉頁中除了舊教材中廣受好評的單元導語,還增加了“時間軸”和“學習建議”兩個板塊?!皶r間軸”一目了然地展現(xiàn)了從“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到“距今約4300—3000年陶寺古城遺址;早期國家出現(xiàn)”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現(xiàn)象?!皩W習建議”簡潔呈現(xiàn)了單元教學的重點內容,指向學習結果,反映了教科書的“教本+學本”功能。第一單元的“知識拓展”欄目也充分實現(xiàn)了對單元教學內容、課時教學內容的擴展功能,且自成體系。三課“知識拓展”分別為“古DNA技術研究人類起源”“仰韶文化彩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不同側面介紹了考古學的學科方法、觀察視角和我國考古學的重大成就。古DNA技術是現(xiàn)代技術條件下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途徑,對此加以了解,不僅可以管窺考古學、生物學對人類起源問題的研究路徑,更可以發(fā)展科學精神,為歷史這門人文學科增添一抹科學底色。制作彩陶是仰韶文化的外顯性特征?!爸R拓展”不僅介紹了彩陶制作過程,還配以豐富的圖片,展現(xiàn)了仰韶彩陶的經(jīng)典紋樣。所選代表性器物的來源地區(qū)充分證明了仰韶文化的跨區(qū)域發(fā)展和我國史前文化的繁榮,有助于理解教材中使用的考古學文化這一重要概念。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是當下解釋中華文明源頭問題的重要依據(jù)。將這一國家級重點工程作為一個概念寫入統(tǒng)編教材,有助于認可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原始社會的重要依據(jù),普及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新教材還研發(fā)了一些全新的配套欄目。第1課的“讀地圖”,設計任務,驅動學生捕捉重要地圖中的歷史信息、涵養(yǎng)時空觀念。第3課的“學史崇德”,挖掘大禹治水傳說中的精神力量,點明人物身上蘊含的道德品質,直接體現(xiàn)了“學史崇德”的歷史教育價值。
二、“史前時期”教學設計整體建議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特點是歷時長,文本資源少,考古學概念多。上述特點決定了教師在展開教學設計時,須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錨定單元教學主要線索和每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選取代表性教學資源,并進行考古學、歷史學的解釋。
(一)錨定教學線索及其關聯(lián)的重點、難點
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基于單元主題學習整合教學內容”,“單元內容的整合,需要將單元中的相關專題內容連為一條教學線索,并明確單元下各課的側重和關聯(lián)”。前文已述,本單元標題包含兩個關鍵詞,“原始社會”強調社會性質,“中華文明的起源”強調我國原始社會的發(fā)展成果。教學設計可以緊扣“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重要命題展開,建立一個沿時間線索展開的單元內部結構。我國境內遠古人類的活動,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前提條件?!拔拿鳌钡母拍铍m然復雜,但歸根結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某個階段的產物,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統(tǒng)稱。沒有人類的自然地球雖然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十億年,但并沒有進入文明的發(fā)展階段。概括地講,就是有了人,才可能有文明。原始農業(yè)的出現(xiàn)奠定了文明社會形成的重要基礎。生產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更為豐富的勞動產品和豐富多彩的史前文化,與此同時社會群體內部開始出現(xiàn)分化。中華文明的起源就是在中國境內人類出現(xiàn)的前提下、在原始農業(yè)創(chuàng)造的物質基礎上起源并發(fā)展的,并呈現(xiàn)出多元一體的特征。開展第一單元的教學設計之初,教師可以使用“中華文明的起源”作為單元教學主題,將各課的教學主題聯(lián)系、匯聚起來,讓知識結構形成一個系統(tǒng)。知識結構清晰后,單元教學重點也隨之浮出水面。一是史前時期的主要考古成果,包括:第1課以北京人為代表的我國境內古人類的體貌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第2課以河姆渡人、半坡人為代表的原始農業(yè)社會的生產、生活狀況;第3課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社會發(fā)展景象。這是單元教學的主要資源,也是承載本單元知識的重要載體。二是史學方法,包括考古學和文獻學。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內容要求有“知道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原始社會的重要依據(jù);通過古代文獻中記述的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紤]到從文獻中獲取信息的史學方法較為普遍,本單元所涉及的文獻又大多為傳說故事,而考古的史學方法對歷史教師和七年級學生來說都較為陌生,還可以將化石是研究古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jù)設定為教學重點。單元教學的難點,考慮到學情和單元教學內容特點,建議設定為對抽象的概念和意義敘述的理解。第1課教材中,對北京人發(fā)現(xiàn)的意義的敘述中含有“直立人”“遺存”“遺址”“人類起源”“古人類演化”等專有名詞,對尚未形成理性認知的七年級學生來講,這些名詞是理解難點。同理,第2課中“原始農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意義”需要建立原始農業(yè)與文明社會形成之間的一系列聯(lián)系,也不利于初中生去理解和分析。“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等標志文明起源的詞語的內涵,都是較難把握的內容?!岸嘣惑w”是對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fā)展特征的抽象與概括,準確理解這一特征中包含的諸多信息,對初中生而言是一個挑戰(zhàn)。(二)嘗試在教學中運用考古學的成果和方法
考古學是一門單獨的學科,它獨立存在,有著專業(yè)的研究方法。我國考古學泰斗夏鼐先生認為:“考古學研究的對象只是物質的遺存,這包括遺物和遺跡。所以它和利用文獻記載進行歷史研究的狹義歷史學不同?!边@點明了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材料的核心區(qū)別。但同時考古學和歷史學又有著不可分離、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岸呤菤v史科學中兩個關系密切而各自獨立的部門。二者都要研究人類古代的歷史(廣義)為目標?!痹谥袑W歷史教學這個領域,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育背景為狹義歷史學,對考古學的了解有限。這導致在其教學行為中,考古學的介入也是有限的。教師往往只是在教學中將考古資料作為教學資源呈現(xiàn)和使用,也會將其與文獻史料、圖像史料等配合使用。史前時期的教學給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與這一階段相關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史記》等書所載史前歷史包含了大量傳說故事,且成書時間與所記載史事時間差距很大。雖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歷史信息,但其所載史事的時間上限也不過是傳說中的炎黃時期,更早的人類活動信息,就難以尋覓了。正如夏鼐先生所言:“到了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史前史的研究便幾乎完全依賴考古學。因之,史前史也便等于史前考古學了?!痹诘谝粏卧慕虒W中,教師須自覺探索在教學中使用考古學成果和方法的路徑。首先,應充分使用考古資料作為課程資源。新教材第一單元提供了豐富的考古資料,包括歷史遺址遺跡,古人類的化石、住宅、墓葬、工具、器物等。這些考古資料可以展現(xiàn)史前時期人們的體貌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態(tài),營造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其次,要初步滲透一些考古學的方法,拓展視野。如前文所述,本單元除了用大量考古資料作為學習的資源,還涉及一些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和路徑。教材的腳注和“知識拓展”“學史方法”等欄目中分散著許多相關內容。例如,教材中有“化石”“古DNA技術”等考古學概念的解釋,還介紹了“北京人與現(xiàn)代人腦容量對比差異”“石器時代的階段劃分的標準”“從出土文物中獲取信息”等與考古學科方法有關的內容。限于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中的這些內容敘述深入淺出,教學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無須過于強調記憶和考查,意在開闊眼界。最后,關注并介紹重大考古成果。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fā)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诳脊艑W和歷史學(狹義)的密切聯(lián)系,在歷史敘事時引入對考古學項目的介紹,不僅有助于史料實證歷史課程素養(yǎng)的發(fā)展,還可引導學生持續(xù)關注與歷史學習有關的科研動態(tài),激發(fā)其科學精神。
(三)充分考慮學情,奠基學生歷史課程
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的課程設置部分規(guī)定,歷史課程是從初中階段開始的,這與同為使用統(tǒng)編教材的道德與法治、語文課程有很大不同。換言之,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啟系統(tǒng)的歷史課程學習,面臨的就是年代久遠、概念性強、考古學內容多的史前時期內容?!靶卤迸龅健案叩亍保魬?zhàn)的難度不可謂不大。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除了需要準確把握教學主要線索、錨定重點難點,還應該充分、全面地分析學生學情。從思維認知看,七年級學生普遍處于形式運算階段的起點。其邏輯思維能力相較之前的具體運算階段更加成熟,具體特征有“兒童能夠將思維的內容和思維的形式相分離,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理,能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和觀點看待事物,思維具有了真正的抽象邏輯性”。教師的教學設計應符合這一階段特征,引領學生從“知道史事”向“學會思考”發(fā)展。既要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呈現(xiàn)史前時期豐富多彩的人類生產和生活場景,又要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抽象的概念,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從知識儲備看,雖然小學階段沒有歷史課程,但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這些知識除了來自參觀旅游、讀書觀影、家庭教育等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還有來自小學語文、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中的歷史元素。例如,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探訪古代文明”一課,不僅呈現(xiàn)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重要考古材料,還明確表述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fā)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四年級語文課程中也含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精衛(wèi)填海”等上古傳說故事。只是上述儲備較為知識化、碎片化,沒有基于歷史學科的邏輯系統(tǒng)呈現(xiàn),也不包含歷史的課程方法?;诖?,初中歷史教師應辯證認識七年級學生的歷史學習起點:既要調動學生過往的知識儲備,激發(fā)興趣,建立學習內容的聯(lián)系;又要凸顯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科特色,著力于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歷史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從學習技能看,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也存在一定的能力欠缺。經(jīng)過小學6年的學習,特別是語文和道德與法治等相關課程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能理解詞句、段落和文章中的重點詞句。但七年級歷史教材的文字量較大,還有第3課“材料研讀”中的材料,這些都給學生帶來一定閱讀挑戰(zhàn)。小學數(shù)學等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年、月、日等時間概念及其計算轉化、數(shù)學空間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史前時期”教材敘事跨越了百萬年的時間,還有重要的地圖要進行信息提取和解讀,如此宏大的時空觀是學生很難迅速具備的。經(jīng)過6年學校教育,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管理、小組合作、表達交流、信息技術能力。但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圍繞主題構建知識結構和對學習進行反思、評估與調整的能力也尚待完善。教師需要通過細化課標素養(yǎng)要求、親身示范引領、挖掘優(yōu)秀典型等方式,扎實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本文對七年級學生的學情分析是在學習群體共性角度下進行的,沒能結合具體的學習群體進行區(qū)域、校域或班級、個體分析。教師還應該結合任教的地區(qū)、學校和班級等更具特性的學習群體進行分析,作為開展教學設計的重要支撐。
三、第一單元各課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第1課 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本課教學內容時間起自距今約300萬年前,下迄距今約3萬年前,主題為遠古時期的人類,包括開始直立行走的古猿、我國境內的直立人和智人。教材正文依據(jù)時間推進和古人類進化歷程分為三部分:“我國境內的古人類”一目簡要介紹了我國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遺址的基本情況,以及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等舊石器遺址的主要發(fā)現(xiàn)?!氨本┤恕币荒繛楸菊n的教學重點,教材不僅展現(xiàn)了北京人遺址的典型考古成果及其展現(xiàn)的北京人體貌特征、生產生活狀況,還介紹了北京人遺址的發(fā)掘狀況,論述了北京人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吧巾敹慈恕币荒亢喴f明了山頂洞人的體貌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并明確了其與直立人相較而言的進步。本課可以用“遠古時期的我國境內有哪些古人類?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是怎樣的?”作為教學的核心問題。教師可以首先借助教材“相關史事”欄目,幫助學生了解人類起源和進化過程中的時間節(jié)點和演化關系。之后結合教材中《中國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和教材表述,落實以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我國境內古人類遺址的時空信息、化石遺存情況和據(jù)此得到的主要信息。教師也可以結合地域資源補充介紹其他舊石器遺址的情況?!氨本┤恕币荒渴潜菊n教學重點,教學中需要明確三組重要問題。(1)北京人具有怎樣的體貌特征?他們的生產生活是怎樣的?(2)為什么今天的我們能夠知道北京人的體貌特征,能還原他們的生產生活場景呢?(3)北京人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是如何展開的?為什么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學邏輯和學生情況,借助教材提供的資源和文本表述,引導學生解答上述問題,落實對“北京人”這一重點的學習,同時理解“化石”“舊石器時代”“直立人”等概念。教師還可以補充介紹1987年,北京人遺址和長城、故宮、秦始皇陵兵馬俑、泰山、莫高窟一起成為我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的史事,幫助學生理解北京人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吧巾敹慈恕币荒康慕虒W中要聚焦于山頂洞人作為晚期智人,與直立人在體貌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上的進步性。教師可以借助課后活動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按照一定的結構梳理、再現(xiàn)教材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展開聯(lián)系和對比,認識山頂洞人的發(fā)展表現(xiàn)。
第2課 原始農業(yè)與史前社會本課涉及的時間階段是從距今約1萬年到距今約5000多年,所涉空間主要是長江和黃河流域。教學主題是我國農業(yè)的起源以及原始社會的基本狀況。教材首先依據(jù)考古學證據(jù)展現(xiàn)了距今約1萬年前,我國農業(yè)的起源和定居生活狀況。第二目以河姆渡人為典型代表,展現(xiàn)了長江下游稻作農業(yè)的繁榮景象。第三目介紹了以半坡人為代表的仰韶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發(fā)展成果。教材中還有關于龍山文化的內容,特別是距今約5000年左右的社會發(fā)展現(xiàn)象值得關注,與第3課的內容進行了聯(lián)系。本課教學可以使用的核心問題是:我國原始農業(yè)是怎樣起源的?我國的史前文化有哪些代表性類型和成果?教師首先要借助考古學材料實證距今1萬年前,我國成為世界農業(yè)起源地之一,所栽培的稻、粟等作物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還需要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原始農業(yè)出現(xiàn)并理解其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指導學生觀察《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了解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的分布范圍。教師還可以補充本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作為學習資源,觸發(fā)學生對身邊歷史遺址遺跡的關注。河姆渡人、半坡人的農耕生活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建議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提供的學習資源,組織學生對考古材料進行觀察;依據(jù)教學問題提取其中的信息并進行合理推測,從衣食住行娛等方面描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需要強調的是,前文已述,本課教材引入了考古學文化的概念,在第三目中體現(xiàn)最為明顯,半坡人不再作為子目標題,而是作為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師教學中要關注這一變化,建議從以下兩點進行嘗試。第一點,教師需要準確把握考古學文化的概念內涵,結合“知識拓展”欄目對仰韶文化彩陶的介紹,引導學生明確分布區(qū)域、歸納仰韶文化的特征。第二點,教師應組織學生閱讀教材,聯(lián)系仰韶文化遺址反映出的氏族社會發(fā)展表現(xiàn),對比大汶口文化墓葬體現(xiàn)的貧富分化現(xiàn)象,還可以利用相關史事中對龍山文化社會生產發(fā)展的介紹,歸納出一條“隨著生產力發(fā)展,原始社會組織中氏族成員平等——氏族成員出現(xiàn)財富和地位差異——氏族內部出現(xiàn)貧富分化”的線索。呈現(xiàn)歷史發(fā)展動態(tài)感的同時,初步理解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
第3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本課教材主要介紹了距今約5300年至約4000年的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歷史。教師教學應緊扣“中華文明起源”這一單元核心主題展開。教材前兩目的內容是從考古學角度對中華文明起源進行的解讀,呈現(xiàn)從總述概念到具象材料的表述邏輯。第一目整體介紹了距今約5000年左右我國原始社會的發(fā)展成果,并歸納了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第二目使用良渚古城與陶寺古城的考古材料,證實了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文明史,最后還歸納了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fā)展的特征。第三目是傳說中的古史,以炎帝、黃帝、蚩尤、堯、舜、禹等人物的故事為敘事對象,傳遞了“華夏族”“禪讓制”等重要概念的來源和內涵。本課教學的核心問題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征是怎樣的?考古學和傳說如何幫助我們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fā)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可以作為本課前兩目教學的重要資源支撐。教師應首先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所了解,可以結合本課“知識拓展”欄目內容和教材第一目表述幫助學生對其稍加了解,重點理解“進入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這三個重要標準對二者的考古材料進行觀察和判斷。通過觀察兩個遺址的建筑布局、墓葬情況、出土器物,分析其表現(xiàn)的生產力發(fā)展、階級分化、王權統(tǒng)治等社會發(fā)展狀況。教師還可以參考本冊教材活動課“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中華文明的起源”中的資源和活動任務進行教學設計。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在第二目,多元一體的特征對七年級學生來講過于抽象。教學中切忌生硬灌輸,要用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方法耐心引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精讀教材相關表述,將其梳理為在時間和空間上演變的兩條線索。空間是從黃河、長江、西遼河流域各具特色到中原地區(qū)崛起和引領;時間是從距今約5000年左右到距今4000多年。時間和空間演變的關鍵要素是早期文明彼此之間的不斷交流和融合,是中原地區(qū)不斷吸納各地文明要素,是持續(xù)性的文明發(fā)展。在整體認知的基礎上,可以調動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遺址的特點,和它們所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理解?!斑h古的傳說”一目的教學,應完成兩個主要任務。第一,從傳說中提取信息,知道遠古傳說中與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相關的內容有哪些??梢韵茸寣W生講一講他們了解的傳說故事,然后從中選出本課所涉歷史階段的內容。第二,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傳說對了解早期歷史的意義,理解古史傳說是我們了解早期文明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還可以結合“學史崇德”等欄目,幫助學生了解德才兼?zhèn)?、以身作則、公而忘私等中華優(yōu)良品德的內涵和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