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處處有化學 廚房處處用化學

[日期:2015-03-15] 作者:化學組 次瀏覽 [字體: ]
 

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學生的學習必須與生活實聯(lián)系起來,讓僵硬的知識變成活的知識、生活化的知識、有生命力的知識;讓學生懂得教材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因此,教學中一方面我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已有的與化學相聯(lián)系的知識,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鼓勵他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化學就在我身邊,感受化學知識的價值。下面我想對廚房里的化學知識談談我的一點拙見。

     自來水

   洗菜淘米,燒水煮飯,都離不開自來水。學生每天都接觸水,從學生熟悉的物質(zhì)入手,進行探究活動,學習教材內(nèi)容,然后回歸生活,從而產(chǎn)生新的思想,新的智慧。

   1 淡水資源貧乏已成為全球性的難題,節(jié)約用水是每一公民應遵守的公德。日常生活經(jīng)常會看到廚房中的水龍頭滴水、跑水、漏水等問題。于是我請學生們做了這樣一道化學計算題:如果一個水龍頭按每秒鐘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為1毫升來計算,一晝夜將流失的水為多少升?計算完畢,學生都露出驚訝的表情,紛紛表示一定要節(jié)約用水。

   2 自來水含天然水中有益礦物質(zhì),是混合物,而蒸餾水是純凈物。課外,我讓學生設計簡單方法區(qū)分自來水和蒸餾水,他們想出了很多種方法,積極性很高。這樣學生在家庭小實驗中體驗學習的方法和過程,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研究意識和技能。這種體驗過程與方法的探究活動比老師講一百遍還要強的多。

   3 學習水分子運動的知識時,我選用這樣一個生活常識:從暖瓶中倒開水時,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有的同學說白霧,還有的說白霧上升一段距離后就消失了。我順勢引導,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了水分子哪些性質(zhì)?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改變了過去聽、記、背、練的被動狀態(tài)。使探究活動更具有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極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4 新教材為學生設計了硬水和軟水的知識,在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的教學情景,小時侯我們常常被這樣一個問題困擾,為什么天天用香皂洗澡,澡盆邊都有一圈白色垢狀物,換一盆干凈的水用香皂再洗一次,仍然如此,學習了化學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通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情景,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了知識,感受到化學就在我身邊,學化學真有用。

   通過廚房中最常用的物質(zhì)----水知識的引導,點撥,學生逐漸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合理開發(fā)利用化學資源,防治水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人類與資源的關系,分析有關社會現(xiàn)象。

    調(diào)味品

   酸甜苦辣咸,調(diào)出五彩生活,調(diào)出豐富的化學課堂。調(diào)味品與化學聯(lián)系也很緊密,醋、蔗糖、堿面、料酒、食鹽等等都是很好的課堂教學素材。

   1 比如說,食鹽能夠使水的凝固點降低,那么它會不會改變水的沸點呢?生活中煮面條或水餃時,人們常常在水中加一些食鹽,這樣面條不會發(fā)粘,水餃也不會破皮。這些現(xiàn)象會解釋嗎?這個問題來自廚房又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這就為學生樹立了生活處處有化學的新理念。

   2學習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分類知識時,我讓學生從熟悉的廚房調(diào)味品入手請列舉你熟悉的廚房調(diào)味品,說明它們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分類思想的認識,還可幫助他們進一步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3 化學知識涉及廚房調(diào)味品,學生感到新鮮,學有余味,還可以借助身邊最常見的物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學生剛開始接觸溶液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把花生油、食鹽、醋、面粉分別放入水中,會出現(xiàn)幾種不同的現(xiàn)象?學生熟悉這些身邊常見現(xiàn)象,學習非常投入。課堂教學我中經(jīng)常以問題為載體,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關注廚房中的化學知識,關注學生身邊每個角落的化學知識。

   4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改為改變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的突破口,通過提出假設、設計方案、查閱資料、實驗探究、交流合作等步驟,讓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以敏銳的觀察力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我根據(jù)廚房中常見的現(xiàn)象,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例如:小芳作飯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很多因素能影響食鹽在水中溶解速率:

1 你能想到的可能影響食鹽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寫出其中兩項,并推測此因素對食鹽溶解速率的影響。

因素a        影響:

因素b        影響:

2 從上述因素中選出一個,通過實驗驗證你的推測。

   就是這樣,日常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化學現(xiàn)象,聯(lián)系學習的化學知識,分析化學現(xiàn)象,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燃料

   柴米油鹽,廚房不可缺的因素。柴,現(xiàn)代廚房已不在是木柴,而是煤氣,天然氣等燃料。燃料的燃燒,滅火,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都是初中學生應該了解的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很自然的由廚房的一系列燃料引導學生掌握這些知識。

   我清楚的記得,學完給物質(zhì)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班上一名學生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知道為什么家用燃氣爐上都有一個高低適宜的放鍋的三腳架。我表揚了這位同學,并在班上引導鼓勵學生只要認真觀察,勇于探究,有很多生活現(xiàn)象你們會解釋得更好。

    用具

   廚房里的用具很多,新課改教材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關于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的學習中,我也是引導學生從廚房里的用具入手的,學生從制造廚房用具的材料上找出了鋼鐵制品,陶瓷制品,木竹制品,塑料制品等;在講到鐵制品生銹時,我就問學生廚房的鐵鍋,菜刀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生銹?這些知識學生熟悉,感興趣,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調(diào)動積極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注重社會實際、生活實際相連系,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注重學生學會學習,避免死記硬背,學會用科學方法探究化學知識,看到生活中化學現(xiàn)象,能利用化學知識解釋這些現(xiàn)象,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