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部文化

青春期的孩子“裝”抑郁?請及時接收TA的“求救”信號

[日期:2022-11-04] 作者:學生發(fā)展中心 次瀏覽 [字體: ]

一、孩子出現情緒問題,不要拖到TA崩潰才回應。

  青少年面臨學業(yè)壓力、同齡人壓力、父母老師期望的壓力,特別是面臨中考或高考的孩子,往往會出現情緒問題。在咨詢師接診過的青少年中,許多都是這一時期的孩子。咨詢師坦言,也曾遇到過有家長認為孩子在裝病的案例。這種情況下,家長第一時間根本不會帶孩子去做咨詢,直到后來經過孩子激烈的抗爭,最后才出現在心理咨詢室。

  咨詢室的孩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孩子主動提出,家長積極聯絡就診。一名初中的女生,在中考前,對媽媽說:”我覺得最近情緒有點不好,你可不可以帶我去看看?媽媽馬上說:”好的,我?guī)湍懵撓怠?/span>孩子的情緒被看到,并得到及時的關心和專業(yè)的幫助,事情將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這種家庭的氛圍一般較為和諧,不會出現家長懷疑孩子在裝病的情況。

  另一種類型是孩子情緒幾近崩潰,出現了許多癥狀,比如:不太愿意去上學,非??咕苋W校,有些被家長板著送到學校,甚至到了不止一次轉學甚至休學的程度。這種狀況持續(xù)一段時間,家長才會意識到孩子可能真的有什么問題,從而決定去咨詢。

  當孩子確診了抑郁癥,這類型的家長一開始會持懷疑態(tài)度,雖然不會直言說裝病”“騙人之類的詞匯,但他們往往會嘗試找不同的醫(yī)生咨詢或者再觀察一段時間的方法來打消心中的疑慮。這種情況下,心理咨詢師往往會先跟家長做溝通,讓家長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之后再對孩子進行治療。家長的配合,對孩子的康復是至關重要的。

二、孩子發(fā)出“求救”信號,只是希望被看到。

  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會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考試、社交、人際關系等引起的情緒障礙。孩子情緒低落時,往往有一些具體的表現:除了表面上的情緒不好,還有喜歡做得事情不想做了,喜歡吃得口味也不喜歡了,好像人生也沒有目標了,很多的事情都提不起勁兒,甚至不愿意與人溝通等等。

  情緒是積累的結果。如果一兩周就處理好了,就只是一個正常的情緒波動,不能算情緒問題。如果情緒一直處于同樣的水平,并且維持超過1個月,或者是1-3個月了,那么就非常值得家長注意,甚至要去主動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TA在想些什么?是否在焦慮,是否因為感受到了外界的一些壓力,所以導致現在的行為或者想法有一些改變?

  如果是具體問題引起的情緒低落,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對心理咨詢師,還是對家庭來說,都是有明確的方向去干預的,相對好處理一些。父母給予關愛,咨詢師給予疏導,孩子便能走出低落期。

  另一種出現極大的情緒反應和軀體反應的孩子,則相對嚴重一些,大部分會被醫(yī)院診斷為抑郁癥或焦慮癥,這就需要專業(yè)的幫助。當然,家長必須介入并積極配合,某些情況下,孩子并不是咨詢師唯一需要面對的對象,父母也需要接受定期咨詢。這樣才會變成一個有效的治療,不然的話,可能會很容易影響青少年本人的一個成長路徑。

  如果在10多歲這個年齡段可以做到有效的心理干預的話,其實不會特別地影響TA成年后的生活。如果太晚再接受干預,相對來說,效果會小很多?,F在很多成年人在接受咨詢,但其實他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達到小時候做治療的效果。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讓自己顯得情緒低落,但是,如果TA長時間都是這種情況的話,即使是,也是事出有因。TA需要被看見,才會繼續(xù)這個表演。一定程度上,一定要有觀眾才叫表演,那TA的觀眾可能就是父母。此時,就要父母當個稱職的觀眾,去發(fā)現孩子反常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

三、讓家是家,而不是另一所學校。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座要經受地震的房子,那么,每座房子能抗的震級不同。如果只能抗4級地震,卻要面對8級地震的沖擊,房子怎么不出問題呢?

       環(huán)境焦慮,人人都卷,社會外在應激源大量增強,孩子們面對的壓力也空前增多。如果家長能從小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就相當于為房子打好了地基。此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給“房子”加固,讓它可以扛得住8級地震呢?

大腦機制不同,每個孩子的抗壓能力也不同,這是先天決定的,后天無法改變。不過,家長們依然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

在學校,孩子們要面臨學習的沉重壓力、老師的嚴格要求、同學的人際關系,回到家里,家長就要盡可能地不要那么嚴肅的去對待成績,讓孩子獲得一個放松的生活狀態(tài)。

       學校是嚴肅且專業(yè)的領域,那就讓TA在那個環(huán)境里保持嚴肅和認真。而家是放松的、愉快的、周末出去玩的甚至可以打游戲的這種輕松的狀態(tài)。

       讓TA體驗到生活有不同的模式,而不是出了學校和進了學校沒有區(qū)別。這就需要家庭每一個成員都做出一些努力,來營造與學校不同的家庭氛圍。

       另外,孩子也會面臨同齡人的壓力。家長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解:不是所有人都會成為頂尖的萬分之一。人與人之間有差別,能力有差距,孩子不能以此來判定“是我不行”,而是應該更現實地看待自己,更合理地看待要求和標準。每個孩子都有其優(yōu)勢,發(fā)展TA的強項,增強自我肯定,自尊和自信也就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出來了。

(本文轉自青少年生命復元、雙流心育)